在苏州的一个不起眼的弄堂里,有一位被大家称作“傻医生”的老人。他的名字是秦均天,这个“傻”字,指的是他为患者提供义诊长达26年,却从未收过一分钱。然而,尽管他心怀仁爱、默默奉献,却在同行中被称为“猪头院长”。
尽管如此,在无数病患和邻里的口中,秦均天却是一个真正的大好人,大家都希望他能活到200岁。这个质朴的老人,承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:一方面是冷眼旁观的同行们的嘲笑,另一方面则是患者们发自内心的敬仰和感激。秦均天不仅医术高超,心地仁爱,堪称大医精诚。
秦家世代行医,来自平望溪港的秦家被誉为医学世家。祖传的中医药方曾救治过无数病人,而到了秦均天这一代,他已经是家族中的第四代传人。选择从医之路,秦均天深受父亲秦东园的影响与启蒙。秦东园是当地有名的妇科圣手,也擅长其他科目,在那个没有公立医院的年代,人们常常依赖小诊所和私人医生。秦东园凭借廉价且高效的药方为无数病患解除了痛苦。
展开剩余85%父亲秦东园不仅药物价格亲民,治疗效果更是显著,这让秦均天从小受到了深刻的影响。他从未向病人漫天要价,即便是稀有的贵重药材,秦均天也只是按成本价收取,绝不多收一分。他总是说:“这些病人可能在我面前时,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,怎么能趁机剥削他们?”
小时候,秦均天常常跟在父亲身后,渐渐地,他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父亲偶尔会让他尝一尝药材的味道,尽管大多数药材都苦得让人难以忍受,但秦均天却能细细品味并描述不同药材的风味。渐渐地,他显示出出色的医术天赋,父亲也更加耐心地培养他,教他望闻问切,每次尝过草药后,秦均天都会好奇地问:“这药是治什么病的?”而父亲则一一细致解答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秦均天的医术越来越精湛,年纪轻轻就能独立为患者诊治,甚至替父亲接手一些病人。起初,周围的乡亲们并不信任一个小孩子的医术,但秦东园却信心满满地告诉他们:“我派他去看病,必定是稳妥的。”不久,秦均天便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他的医术不仅不逊色于父亲,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父亲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秦均天不仅继承了家族的医术,还决定通过系统学习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。秦东园深知儿子注定要走上这条道路,但还是给了他一个考验。在秦均天决定开始正式学习之前,父亲告诫他:“中医之路既艰难又劳累,但只要你有决心,必定能走下去。”秦均天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挑战,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旅。
为了尽快成为像父亲那样的医术大师,秦均天几乎废寝忘食地学习,每天学到深夜,第二天一大早便开始复习前一天的内容。为了积累临床经验,他还经常跟随父亲出诊,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病例。在无数的日夜学习与实践中,秦均天逐渐掌握了中医的精髓,甚至能够通过望闻问切精准地诊断出病人的病情。
当时,吴江的病人需要上门诊治,导致医生们常常面临繁重的工作负担。为了提高医疗效率,秦东园决定开办一所医院,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在固定的地点就诊,从而缓解医生们的压力。这所医院成为了吴江的第一所正规医院,生意十分红火,秦均天也开始在医院工作。
然而,秦均天很快发现,尽管医院救治了大量贫困患者,但许多人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医疗费用,心中不禁感到沉重。父亲秦东园的做法给了他深刻的启发。秦东园总是告诉医院的各科医生:“如果有患者没钱,先给药,把账记在我名下。”这一做法深深感染了秦均天,他也学会了将患者的福祉放在首位。
秦均天的敬业精神、低廉收费以及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,使得他的名声日益响亮,很多患者慕名而来。他的妻子顾蕴珠曾透露,有一位来自上海的母亲,为了找到秦均天,几乎跑遍了江苏的各个地方,最终来到了秦均天的诊所。她的儿子患有一种难治的肾病,尽管在上海治疗了半年,花费了数十万,却依旧没有好转。听说秦均天医术高超,这位母亲便带着孩子赶来求医。
按照医学界的潜规则,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后,其他医生不得擅自干预,秦均天也遵循这一规则,仅给患者开了一张药方,让她回医院咨询是否可以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。几天后,这位母亲带着孩子再次回到秦均天的诊所,告诉他医院同意进行联合治疗。秦均天开始为孩子开药,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,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。
随着秦均天的医术名声日益增长,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,甚至有一些远道而来的患者,只为求得一线生机。虽然秦均天的名气和口碑越来越好,但在一些同行的眼中,这却成了他们嫉妒的源泉。由于秦均天坚持低收费,许多患者宁愿选择他,而不去其他诊所治疗,这让一些同行感到愤怒。于是,秦均天就被他们称为“猪头院长”,认为他不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医术来赚钱。
尽管同行的讥讽和排挤不断,秦均天从未回应过这些流言蜚语。他始终坚信,一个医生应该坚守医德,以患者的健康为首要考虑,而非追求个人的利益。无论外界如何评论,他依旧脚踏实地做好自己,继续为病患提供免费的治疗。
退休后的秦均天,依旧未曾停下为人义诊的脚步。尽管年事已高,他仍然坚持每天为前来看病的人提供免费的治疗,哪怕是最寒冷的冬天,他的双手也曾因冻疮而肿胀,但他从未因病痛而放弃工作。
二十六年里,无论风霜雨雪,秦均天始终没有停下为人看病的脚步。他的病例手册已积累到四百多本,记录了无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经过。这些病人中,有不少人通过秦均天的治疗重获新生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尽管如此,秦均天始终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馈赠,他表示:“我收取的只是一份责任,而不是金钱。”
而他的妻子顾蕴珠,则始终默默支持着丈夫,帮助他处理许多日常琐事。她深知秦均天的医者仁心,虽然这份付出让她自己也常常无法享受平静的生活,但她却从未抱怨过,反而为自己能够与这样一个大爱之人携手终老而感到骄傲。
秦均天的无私奉献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认可,先后被评为“吴江好人”、“苏州好人”和“江苏好人”。然而,由于长期过度工作,秦均天的身体也日渐衰弱,双腿一粗一细,行走时已有些吃力。即便如此,他从未放弃自己肩上的责任,始终为病患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可惜,医者不自医,秦均天最终还是因病去世。尽管他离开了我们,但他那颗仁爱的医者之心,必将永远被世人铭记,特别是在那些他曾经救治过的患者心中,他将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